阿什哈巴德生活实录:白色大理石建筑太多眼睛疼、骆驼奶太膻喝一口就吐,但地狱之门的火焰让我相信了永恒
来阿什哈巴德之前 我以为自己已经见过了世界上最奇葩的城市。结果下飞机的那一刻 我就知道自己错了。这座城市白得晃眼 整个市中心就像一个巨大的婚礼现场 所有建筑都是白色大理石 在沙漠的阳光下闪闪发光。说实话 第一天我就开始头疼 不是因为时差 是因为太亮了。
白色城市里的眼睛保卫战
住了一个礼拜后 我明白为什么当地人都戴墨镜了。这里的建筑材料基本只有一种选择:白色大理石。政府大楼是白的 酒店是白的 连居民楼都要刷成白色。我房东告诉我 这是前总统的规定 他觉得白色代表纯洁和财富。
但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真的很累眼睛。特别是中午的时候 整个城市就像一面巨大的反光镜 走在街上需要一直眯着眼。我现在出门必带墨镜 不是为了装酷 是为了自保。有个在这里工作的中国工程师跟我说 他们施工队每人都配了三副墨镜 因为反光太强烈 普通镜片根本扛不住。
展开剩余75%骆驼奶初体验:一口就败下阵来
土库曼人特别自豪他们的骆驼奶。邻居大妈知道我是外国人 特意给我带了一杯新鲜的。她说这是最好的营养品 可以强身健体 还能美容。我当时还挺期待的 毕竟听起来很exotic。
结果一口下去 我差点当场吐出来。那个味道怎么形容呢 就像羊奶混合了一股特殊的膻味 还带着一点咸腥。我努力保持礼貌 勉强咽了下去 然后夸张地说"very good"。大妈特别高兴 说明天还给我带。我当时内心是崩溃的。
后来我偷偷去问了当地的年轻人 他们也不太喜欢喝这个 主要是老一辈人觉得有营养。现在大部分年轻人都喝普通牛奶了 只有在传统节日的时候才会象征性地喝一点骆驼奶。
这里的生活节奏让北京人都羡慕
阿什哈巴德的生活节奏慢得不可思议。银行下午2点就关门了 很多商店周五干脆不开门。刚开始我特别不适应 想买个东西都要计算时间。但住久了发现 这样的节奏其实挺舒服的。
这里的人特别热情 但也特别直接。我去理发店 师傅直接说我的发型不适合这里的风沙 建议我剪短一点。去餐厅吃饭 服务员会很认真地告诉我哪些菜不好吃 推荐我点别的。这种坦诚一开始让我不太习惯 但后来觉得挺可爱的。
最有意思的是他们的tea time文化。每天下午4点左右 大家都要停下来喝茶聊天 这个时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我刚来的时候还想着这样工作效率不高 现在觉得这种慢生活其实很有智慧。
地狱之门:那团火焰改变了我的世界观
来土库曼斯坦不去看地狱之门就像去北京不登长城一样遗憾。这个天然气坑燃烧了快50年 当地人叫它"地狱之门"。我原本以为就是个噱头 去了之后才发现自己太naive了。
从阿什哈巴德开车过去要3个多小时 全是荒漠公路。快到的时候远远就能看到天边的红光 像是有什么在燃烧。走近了才明白什么叫震撼。那个直径70米的大坑里 火焰在不停地跳跃 蓝色的火苗偶尔会窜出坑外。
站在坑边的那一刻 我突然明白了什么叫"永恒"。这团火已经烧了半个世纪 可能还会继续烧下去。在浩瀚的沙漠里 它就像一个不熄的灯塔。那天晚上我在帐篷里躺了很久 听着风声和远处火焰的呼啸声 感觉自己好像参与了一个关于时间和永恒的仪式。
回到阿什哈巴德之后 我看这座白色城市的眼光都不一样了。那些刺眼的建筑 难喝的骆驼奶 慢悠悠的生活节奏 都变成了生活的一部分。有时候旅行的意义不是去找美好 而是去体验不同 然后在这种不同中重新认识自己。
现在我还会偶尔想起地狱之门的火焰 想起那种被永恒包围的感觉。也许这就是旅行最珍贵的收获吧 不是拍了多少照片或者吃了多少美食 而是那些让你重新思考生活的瞬间。
发布于:安徽省广盛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