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遇到诸葛亮之前,刘备积累了一些财富和地盘,但每次都没能稳固自己的局面,最终这些都被别人夺走或耗尽。刚得到陶谦所让的徐州时,他的好运并未持续太久,吕布很快趁机从他手中夺走了这块重要的地盘。与此同时,刘备又趁袁绍和曹操在官渡一战之际,从黄巾余党中聚集了数万名兵力,交给了刘备,但这支力量也在穰山之战中被曹操彻底摧毁。
徐州的易手引起了很大的关注,毕竟曹操和吕布两位都深度参与其中,而穰山之战则成为了曹操与刘备之间的生死决战。尽管《三国演义》对这场战斗的描述较为简略,很多细节也因此被忽略,但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场战斗无疑是刘备人生中的一个关键转折点。如果刘备在这场战斗中获胜,那么他未来的对手可能会是袁绍,而非曹操。袁绍相较于曹操来说,显然是一个较容易对付的对手,而刘备是否能借此机会以汉室宗亲的身份继承大统,便难以预料。
回顾三国历史,我们不难发现,离开刘备的有不少重要人物。比如刘备的“刎颈之交”牵昭、牵子经,湖海之士陈登、陈元龙,甚至是曾与郭嘉不和的陈群,还有著名的孝子田豫等,这些人后来都成为了曹魏政权的重要骨干。
展开剩余75%刘备所获得的每一块新根据地,总是短暂而不稳固,这严重影响了他聚集人才的能力。最终,能够始终忠诚于他、与他并肩作战的仅有关羽、张飞、赵云等少数几人。而像刘辟龚这些忠心的追随者,最后也未能逃脱被高览和夏侯渊斩杀的命运。
在穰山之战时,夏侯渊击杀了龚都,随后与张飞交战。尽管战况看似激烈,但很明显,夏侯渊的目标并非与张飞作战,而是帮助张飞突破包围圈。“张飞去救龚都,但龚都已经被夏侯渊所杀;飞奋力抵抗,最终杀退了夏侯渊,但却被乐进的军队围困。”夏侯渊的武功实际上可能并不比黄忠差,即便与身材矮小的乐进相比,显然要强得多。而张飞与乐进的围攻战斗中,夏侯渊并未出手相助,足见他对局势的掌控。
张飞在骂过“严颜老儿”和“马超小儿”之后,从未讥讽过夏侯渊,其背后的原因众所周知:若张飞真的对夏侯渊出言不逊,回家后估计也没有什么好果子吃了。夏侯惇与夏侯渊两人都是非同凡响的战将,特别是夏侯惇,他在濮阳之战中,为了救曹操,曾与吕布鏖战无数回合,最终两军都撤退。而关羽的“过五关斩六将”事迹中,唯独没有战败夏侯惇,“关公与夏侯惇交战十余回合,夏侯惇果断撤退,关公紧追不舍。”两位大将的对决,关羽虽有勇猛,但面对夏侯惇却始终未能分出胜负,这也为后来关羽投降曹魏埋下了伏笔。
在穰山之战中,刘备的军队起初有“数万之众”,即使战后所剩寥寥,且损失惨重。穰山之战之后,刘备的军队人数减少到“败军不满千”,也意味着他的所有资源和财富几乎被消耗殆尽。
赵云无疑是这场战斗中的亮点之一。在面对强敌时,他不仅迅速秒杀了河北四庭柱之一的高览,还与另一位强将张郃交手三十回合,最终取得了胜利。如果没有赵云及时赶到,刘备或许要与高览单挑一番了。
刘备本人的武艺也不可小觑。尽管他屡战屡败,但依旧保持了较高的生存能力,且能够娶得二十岁左右的孙尚香,足见他的个人魅力。据说孙尚香对刘备情有独钟,此外,刘备在入川后还连生了两个儿子,这也从侧面说明了他不简单的“战斗力”。
然而,赵云的武艺虽然在穰山之战中表现出色,但与后来的传说相比,还显得不那么出类拔萃。与许褚的较量中,他并未占据绝对上风,反倒是在多次交战中未能分出胜负。在那场单挑中,两位将军的战斗几乎没有明确的胜负,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赵云与许褚的实力确实不相上下。
至于赵云能否战胜关羽和张飞这一问题,恐怕也不宜轻易讨论。但可以肯定的是,在穰山之战中,赵云的表现虽值得称赞,但还未达到顶尖水平。赵云那时的武功,也许只能与文丑相提并论,甚至可能略强一些,但绝不至于能够与关羽、张飞并列。
总而言之,赵云的忠诚与勇气令人钦佩,而他的武力虽强,但与关羽和张飞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尽管如此,赵云依然是三国中最为传奇的武将之一,他的忠诚和勇武,至今让人称颂。
发布于:天津市广盛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